当前位置:资料首页 > 论 文 > 照明设计与工程 > 正文

地铁内部空间照明设计研究[2]

2011-2-21  来源:山西建筑  作者:李艳  有4625人阅读

  目前国内外地铁内部空间照明设计的研究现状, 针对地铁内部空间的不利特性, 结合具体实例对地铁内部空间照明设计进行了调研分析, 通过调研数据对比,得出了地铁内部空间照明设计注意事项, 以期指导实践。

  在站厅层对整体环境只是做了一般性的照明, 并没有加强售票区域、站牌及指示牌等视觉中心。在通道和楼梯这种狭长且层高较低的空间内, 两侧使用具有明显导向性的内嵌式线性布光, 但顶部对两侧的光线反射效果较差, 且没有补充的光源, 通道内墙面选用的墙砖反射率过低, 使得通道和楼梯内整体亮度不高, 在视觉上形成了 黑洞!效应。

  对于艺术品陈设的照明设计问题, 一号线过于局限于展示照明手法。由于在展品外部设置了玻璃材质的保护设施, 空间中照明为基础性照明的下照光, 没有考虑针对艺术品文化氛围造成的特殊需求, 在效果上形成的 鱼缸效应!, 增加了眩光, 文化氛围也没有被完整体现出来。

  地铁一号线在照明系统上所选用的光源和灯具比较符合环境和人对空间的功能要求, 光源、灯具和电器等的种类比较少, 有助于日常的维护、保养和更换, 在空间的环境中灯光的布置基本采用 模块化及模数化!, 大大的节省了成本, 且全线风格比较统一, 配合地铁内部空间的装饰设计, 照明环境清爽、淡雅。一号线在灯具的选择上虽然有一定的考虑, 但还是有些问题。

  4结语
  1) 灯具色温值均控制在4 000 K 左右, 多采用T8 荧光灯管;灯具数量上, 南京地铁使用较多; 在地铁内部实际空间测试的照度均高于相应的标准, 尤其是南京地铁, 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明亮光环境的需求。2) 实践证明单纯增加照度并不能使人感觉更加清楚明亮。从视觉功效来说, 新加坡地铁利用间接照明和光的二次反射等手法设计的光环境会使乘客更加舒适; 此外灯具的增加, 也加大了能源消耗和地铁的运营成本。3) 地铁内不同的布光方式影响着照明的效果, 舒适的光环境设计不仅仅依靠增加空间内光源的直通光通量, 更多依靠的是在如何运用大量的间接照明来提高整个空间的视觉效果。另外从调研中可以得出: 加强垂直面的照明对提升地铁公共空间光环境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中照明品质的提升不仅仅是依靠照度的提高来实现的, 还应该考虑布光方式与空间要素的协调关系。因此我认为将空间照得亮和照得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的说, 地铁空间的照明设计不能简单等同于电气设计, 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的照明设计∀ ∀ ∀ 也就是照明的视觉水平和改善视觉的认定。我们的目的是要在符合国家的标准、满足功能、节约能源的基础上, 达到视觉心理上的最佳效果。

  关于照明设计的探讨、评价和照明设计的实现不仅仅局限于以上阐述内容, 文章中所提及的是在参与南京地铁二号线照明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浅显体验, 希望通过对地铁内部空间照明设计的亲身经历, 不只是单纯的从理论的角度去研究, 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方案, 通过不同的光影形式, 体现现代交通光环境设计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 1]  [美]M arkKarlen, JamesBenya. 建筑照明设计及案例分析[M ].李铁楠, 荣浩磊, 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 2]  陈一才. 建筑环境灯光工程设计手册[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 3]  [英] 德里克􀀂 菲利普斯. 现代建筑照明[M ]. 李德富, 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 4]  庞蕴凡. 视觉与照明[M ].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
  [ 5]  戴志中. 光与建筑[M ].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 6]  郝洛西. 城市照明设计[M ]. 大连: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 7]  王依琳, 饶晓明. 轨道交通车站照明设计探讨[ J].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6( 4): 31~32.
  [ 8]  朱􀀁 江. 地铁车站光环境处理的思考与探讨[ 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3( 6): 8~9.
  [ 9]  杨􀀁 贵. 室内照明设计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J]. 哈尔滨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 1): 25~26.
  [ 10] 􀀁 俞丽华. 地铁车站照明[ J]. 建筑电气, 1993( 1): 10.

  编辑:Sophy

 

1 2
【有0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标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照明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