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首页 > 论 文 > 照明设计与工程 > 正文

长春市夜景观照明工程设计案例[1]

2011-8-19  来源:百度空间  有6766人阅读

  长春这座年轻的城市,伴着改革开放,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风格,随着汽博会、国际电影节、瓦萨冰雪节、世界雕塑展、亚冬会和东博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的成功举办,这座多元化发展的综合型城市已被世界所熟知。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落下帷幕,正如会前预期,节能减排目标让各国激烈交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会议在争执与较量中让全世界更多关注“低碳”的重要性,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哥本哈根会议有望成为世界全面向低碳时代转型的历史转折点。从长远来看,可持续的低碳和绿色经济,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无疑对照明等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抑制产能过剩,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此可以说低碳理念已经融入了中国发展主基调,中国已迈上了低碳发展之路。

  长春这座年轻的城市,伴着改革开放,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和风格,随着汽博会、国际电影节、瓦萨冰雪节、世界雕塑展、亚冬会和东博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的成功举办,这座多元化发展的综合型城市已被世界所熟知。

  夜景观照明的设计目标是塑造长春市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体现“稳重大气、绿色节能、经济美观”的指导思想。无论是景观照明手法的处理、灯位的布置还是灯具的选择、控制方式都应符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设计、突出重点、技术先进、节能安全、因景制宜、彰显特色、分步实施、着眼长远、规范管理、高效持续的原则。

  一、人民大街景观组团

  人民大街不仅是长春市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同时其由北向南的沿线建筑景观,承载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是体现长春市夜景灯光特色的核心,是构筑市区夜景灯光体系的脊柱。

  人民大街上的建筑,如现吉林省委、省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市网通公司、市公安局、吉林省宾馆等,是人民大街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主要利用点式光源或线式LED光带,将建筑外轮廓予以展现,采用局部泛光照明,突出细部、增强立体空间效果,在整条街道的构图中增添韵律感。

  人民大街的现代风格建筑,追求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针对每座建筑的不同造型,我们采用不同的照明手法对其特点予以灯光展现。中小型建筑,如大唐电力、东北电力设计院、吉林高速等,在采用泛光照明渲染整体立面的同时,利用窗格间的区域安装低功率特型灯或LED造型灯,在墙面上投射出点点斑驳,别具匠心。对于大型的高层建筑,如吉林水利大楼、省出版局、紫荆花饭店、伟峰国际、新吉粮大厦等建筑,设计将点式、线式及盘式LED阵列布置在外立面,根据建筑功能设置不同的数码变换程序,建筑顶部特别是立面细节的不凡与独特之处,配以醒目的泛光照明与柔和的内透光照明,务求将建筑的瑰丽气质予以淋漓展现,达到“画龙点睛、统领全局”的效果。

  人民大街因两侧郁郁苍苍的树木而被誉为“绿色走廊”,是长春市“森林城”、“生态城”的标志,同时也是夜晚景观照明最具特色的灯光及色彩载体。我们设计在人行步道上每隔20米安装一套“都市之光”景观灯,采用暖白色光源;在暖黄色的路灯主色调的衬托下,一线串珠,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受。在“都市之光”景观灯的灯杆上设置绿色光对树木进行照明,并用数码变幻LED彩灯、雪花造型的LED等高技术含量的新型照明产品对树木进行彩色装点,一改平日夜间树木的沉重、阴暗的形象,运用灯光语言艺术的表现其内在之美。

  鸟瞰人民大街,“黄、绿、白”彩色光带完美的展现其优雅的身姿,与道路周边的建筑照明相互映衬,彰显出一派繁花似锦,富丽堂皇的都市气派,体现出一幅欣欣向荣,和谐向上的城市精神。

  二、南湖水系景观组团

  水体,是城市夜景构成中最富于生气的自然因素。水的光影和波纹是城市夜景中充满变幻和富于想象力的景观素材。南湖水系夜景照明就是要以河流水系为景观载体,体现城市的文化特征,改善和美化南湖四周的夜间形象,创造清新亮丽的城市夜间功能和环境景观体系。

  将七彩变换的灯光投射到自上而下喷出的水幕之上,壮观的南湖大桥宛如一道七彩卧虹横跨水面,给人以游离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遐想,桥拱内侧采用白色泛光照明,与反射到水面的倒影烘托出桥体浑厚舒展的外形特点,栏杆处海鸥型LED作追逐式闪动,为整座桥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2
【有0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标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照明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