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古代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之得以延续至今。我们照明设计师的任何作品无不受到这种精神的评判,因此,有必要将古代艺术对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表现方式作一简单介绍。
中国建筑一般不注重单体建筑的高大,而强调群体的宏伟;不追求纯空间的凝固的画面,而追求在时间中的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自己的旨趣。中国建筑在形成群体结构时,无论大小,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体的意蕴。在每个群体中都有核心部分,主次分明,照应周全。但在一墙之中,又追求超一墙之外。恰当处理好了虚实结合,所谓的虚就是在建筑群体结构中屋与屋之间的“空”,它表达的是实中之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秩序”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雕塑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独立地位,从来没有脱离建筑而是建筑的一部分。
中国雕塑有如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群体性(整体性)程式化,尤以佛教雕塑为最。所有佛教雕塑都以群体为主,每一个寺庙或窟之中必有一个中心,该中心既是观者的视点中心,又是整个雕塑群中最高大者,其余雕塑都服从之、呼应之而构成总体效果,而雕塑整体体量大小又由建筑整体决定。同样是石狮,建筑的门的大小决定了石狮的大小,同样是佛像,寺庙内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佛像的大小,同理,佛的两个弟子伽叶、阿难以及罗汉和菩萨的形象总比佛小。程式化特点,往往压倒了雕塑的自身特质;
第二、平面性,能够四周观赏本是雕塑的特点,而中国的雕塑都是让观众从一定的方向和视点去看,这样,雕塑注意的都是让人看的那一面,看不见的一面就少费功夫(有点马屎皮面光);
第三、彩绘,西方雕塑是通过材质本身的起伏凸凹来显示对象的特质,不施彩绘使得雕塑必须显出自己的特点。中国雕塑的程式化往往忽略细部,平面性减弱了雕塑的特质,而彩绘却可以帮助中国雕塑起到雕塑以外的功能。因此,中国雕塑中很多细部不是雕出和塑出来的,而是绘出来的。(对之进行照明时就要特别注意整体中的核心、光线照射方向以及光的显色性)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