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料首页 > 论 文 > 智能照明系统 > 正文

智能日光照明系统[3]

2008-7-15  来源:中国照明网  作者:王位立  有20583人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各地节能减排政策出台,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如何有效的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以下,我们就新型的完全依靠自然光来照亮房间的技术—智能日光照明系统,做一个概要。

自然光与电灯满足室内恒定的照度等问题,这个都是智能日光照明系统与传统日光照明系统的区别。智能化的日光照明系统,可以理解为通过采光罩的工艺改造,例如,上文提到的光线折弯技术,以及通过对正午强光、高热、紫外线反射过滤,只引入适量的光等,或者通过管道内的遮光板来进行简单的光线照度控制。不过我要讲的智能日光照明系统,则更多的是自然光与电灯的综合控制。我们知道,在很多对光线要求严格的场合,例如实验室,诊疗室及需要恒定光照度等的场所,如何有效的保证在自然光不足时,电灯能够逐渐提供特定的照度补充,让室内维持恒定的光照度环境,这是智能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试验证明,人们在一个照度恒定的场合工作,效率及舒适度都比光线更替明显的场合高很多,因此,智能化的日光照明系统将是最终的发展需要。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为什么要采用日光照明系统,多开几个天窗或者侧窗不是一样可以阳光引入室内?那么我就给大家分析下为什么要采用日光照明。
 
  首先,从建筑能耗来分析,数据显示电耗占到建筑年度能耗的40%,我们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电能消耗,最先考虑的节能灯,于是,出现了室外阳光明媚,室内照样灯火辉煌的景象,我们可能会觉得我们已经比原来的普通照明省电了,而没有去想如何将免费充足的阳光引入室内。这时,有人便建议在建筑外立面及穹顶开更多的窗来解决照明问题,于是设立了广泛的玻璃窗,这样,我们当然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但是,同时引入室内的便是中午时分冗余的热、灰尘、有害的紫外线和眩目刺眼的光,这时,便又有人通过加装外遮阳系统进行屏蔽过量阳光,这样做当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有效的解决的光与热的矛盾,但是这时那些建筑内部的区域和特殊的建筑便映入我们的视线,开窗所能引入阳光的区域仅限于开窗的房间,而建筑内部的走廊,洗手间,储藏室等没有与外界直接连接的部分光线则不同通过建筑外立面的窗户引入,这时,我们需要通过例如日光照明系统来满足对光的需求。
 
  其次,对于如工厂、仓库等水平占地大的区域,在屋顶开天窗及架设遮阳系统从成本及可行性都实难通过,但是工厂照明的耗电又是极其巨大的,因此,日光照明系统便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比如体育场馆,比赛时对灯光要求极其严格,开天窗或者侧窗时,站在迎光面的运动员则在太阳直射时会明显感到刺眼,因此有损比赛的公平,同时,如果通过射灯来照亮赛场,也会对运动员的视觉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通过日光照明系统,在屋顶或者侧面将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除让运动员感觉舒服外,也避免了热量和眩光的引入,同时,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电能的消耗,进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了即提高室内人员舒适度的同时,也建筑节能的双重优点。
 
  通过以上关于日光照明优点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知道日光照明系统是一种建筑节能减排的不错的新技术之一。从系统架构上,我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究竟日光照明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将阳光引入室内呢?下面我们就大多数日光照明采用的架构,即光导管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日光照明系统光导管采光结构为通过屋顶的采集装置捕获阳光,然后通过反射管道向下改道,透过安装于天花板上不同的反射面(漫射器),将自然光均匀分布到建筑内部的区域,同时,通过智能控制,可以与日常照明系统结合使用,在晚上或阴天可由日常照明系统提供光源。
 
  日光照明系统基本不涉及能耗,极尽建筑节能之概念。就管道架构来讲也是通过可调的管道设计,以最小的建筑结构改变,便可满足安装需要。该系统可广泛引用于工厂、办公楼、学校、大型商场及家居等所有白天需要照明的室内区域。同时,也是我们实现建筑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值得关注并值得发展的新兴应用技术。
12 3
【有6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标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照明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