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惑:人才、核心技术及灰色地带
记者采访中,不少专业人士对于中国LED的产业前景十分看好,特别是肯定其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但对于相应板块在资本市场的疯长,目前国内LED产业仍有很多短期难以克服的桎梏,资本市场反映强烈相当于将利好提前兑现。同时,业内也不乏鱼目混珠者,借概念和炒作来趁机捞一把。
但业内专家也认为,核心技术、人才、标准体系及资金的缺失使投资者看待LED产业不宜过分乐观。据业内人士透露:以推动LED照明普及为初衷的“十城万盏”实施一年多,预估数字偏大;按照科技部规划,今年将加码到“50城200万盏”,但由于相关补贴 和财政优惠没能明确,已削弱了其他城市加入的欲望;另一方面,由于照明标准的部分缺失,许多城市在招标中流露地方保护倾向,使业界必须冷静看待该规划对相关LED企业的促进作用。
标准的不统一纵容了地方保护并营造了灰色地带,也会滋生很多不公平竞争;并且地方标准越多,统一起来越困难。这样的情势一时很难扭转。但随着产业的完善,一些细分标准也正逐步建立起来。
除政策外,在利润较高的产业上游,核心技术人才及MOCVD等设备的缺失,也阻碍了企业的扩张速度。业内人士普遍对国内户外显示、照明及背光源显示市场在2010年的增长持积极态度,日前士兰微和三安光电的扩产也都与争取这些方面的市场份额相关。但与此同时,人才及设备能否到位成为企业能否抢占市场先 机的关键因素。据了解,三安光电已经能够保证2011年100台MOCVD设备的交付,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设备的优先采购权;而对于德豪润达等以并购介入LED的上 市公司,分析师则多对其LED业绩的体现持谨慎态度。
而对于更为核心的高技术人才问题,目前大多企业采取的是从海外或台湾引进,再通过培训和积累培养技术人才。也正是高技术高门槛带来的产业化高技术人才壁垒,更成为当下制约许多LED上游企业迅速壮大的瓶颈所在。统计显示:中国LED工程师大概有8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从海外或台湾引进,另外还有60万的缺口。
以三安光电为例,公司建立了由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和国内光电技术顶尖人才组成的研发团队,不仅聘请了大量的海归人才,自培人才也会定期派驻国外学习考察;尽管这些人才的培育需要较长的周期和较高的成本,但也给行业新进者构建了较高的人才壁垒。
从企业角度,不管自身条件如何、人才够不够用、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竞争红海的局面,都敌不过企业要在市场中先占一席的决心。于是在很多技术未过关、标准未出台的情况下,各地项目便纷纷上马了。他指出,这种乱从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火”;当未来市场无法容纳时,自然会有洗牌的过程;最后能存活下来的企业,目前来看势必然会有利益在后面支撑。但这种情况可能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静观LED企业在这样的市场和现状面前给我们以怎样的惊喜。
编辑:中国照明网 小马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关注“中国照明网”分享网页到朋友圈!
「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专注智能会议室、酒店、展厅、展位、办公室、教室、等项目,全国调光照明产品现货供应商,复旦电光源精英与专业调光照明安装队组合
从事景观亮化照明工程设计、预算、现场施工管理、安装、LED电子系列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生产led日光灯、led面板灯、led球泡灯、led天花灯、led射灯等,广泛用于酒店、办公室、商场、医院、工厂、学校等场合
专业生产LED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控制机、LED诱导标志、盲人钟、移动电话屏蔽器、LED汽车高位刹车灯、发光二极管、LED应用产品
各类光源专用光色电综合检测仪器、LED专用测试仪器、光谱辐射计、积分球、EMC电磁兼容测试仪器、变频电源等光电测试仪器
公司创建于1993年,中国最大的LED GU10灯泡生产厂家。GU10和MR16 COB 射灯采用硼硅玻璃透镜,避免了普通亚克力透镜高温下容易变形的缺陷
专业生产发光二极管、LED水底灯、射灯、LED显示屏、LED装饰照明灯具、红外发射管、数码管、时间显示板、光敏管、LED显示模块、背光源等
专业生产和销售:空中探照灯、城市之光等户外强光灯;大功率LED户外灯;230W光束灯,330W光束灯,摇头灯,LED摇头灯等舞台灯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