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与发光技术,在过去一年多呼声渐高,逐渐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全球主要显示与照明厂商都将主要的技术布局和产业布局向OLED产业转移。市场需求也极大地带动了与之相关的OLED材料产业的发展。预计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OLED材料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OLED器件上游的一大关键,材料领域发展的健康与否,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另外,中国OLED材料企业与面板企业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的合作比如专利许可、合作开发等都比较少,这与日本、韩国等企业通过资本、联盟等机制联合并有合作的模式存在很大不同。因此,中国OLED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需要加强合作的意识,多给本土材料公司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应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促进中国OLED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建构本土产业链,强化本土先进显示技术产业链的完整性。
材料观察:研发应注重高效率
目前OLED已在手机终端等小尺寸显示领域得到应用,在大尺寸电视和照明领域的发展潜力也得到业界的认可。不过,市场总体仍处初始阶段,只有持续改良现有材料,同时开发新材料,找出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才能推动OLED商用的加速。由于OLED属于新兴技术,在材料开发上确实存在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比如材料的高效率、长寿命和低成本都是重要方向。
随着OLED开始应用于照明领域,对OLED材料的效率与寿命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显示领域OLED亮度达到100~300cd/cm2就可以得到应用。然而在照明用途中,亮度至少要达到1000~3000cd/cm2。如此一来,对材料的使用寿命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无论是显示还是照明应用,对OLED发光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日本出光兴产小分子领域的蓝色荧光材料效率在1000cd/cm2条件下,光效为9.9cd/A,绿光为37cd/A,红光为11cd/A。光效的提高意味着功耗的降低,在节能减排受到广泛重视的大背景下,提高效率非常关键,降低成本也非常关键。目前OLED仅在高端产品中得到少量应用,因此成本问题还不突出。未来如果要想得到大规模普及,要与现有显示、照明技术进行竞争,如何开发低成本的制造工艺与低成本的材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如果要提高效率,采用磷光材料是一个解决的方向,不过目前磷光材料与当前主流的荧光材料相比,在热沉度与寿命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深蓝色的磷光材料目前开发出的很少,而且寿命还达不到使用要求。中国企业如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将会大大提升技术实力。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小分子材料目前主要采用真空蒸镀的生产方式。如果能开发出更加简单的生产工艺如激光转印技术,也将极大推动成本的降低。
无论液晶还是OLED,我国企业在产业链上游的材料领域均存在薄弱环节,但OLED毕竟是一个新兴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如能及早切入,加大对平板产业上游核心材料的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将有望补足中国企业的一大短板。
编辑:李杰
【中国照明网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 lightingchina1996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关注“中国照明网”分享网页到朋友圈!
![]() |
「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中国照明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专注智能会议室、酒店、展厅、展位、办公室、教室、等项目,全国调光照明产品现货供应商,复旦电光源精英与专业调光照明安装队组合
从事景观亮化照明工程设计、预算、现场施工管理、安装、LED电子系列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生产led日光灯、led面板灯、led球泡灯、led天花灯、led射灯等,广泛用于酒店、办公室、商场、医院、工厂、学校等场合
专业生产LED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控制机、LED诱导标志、盲人钟、移动电话屏蔽器、LED汽车高位刹车灯、发光二极管、LED应用产品
各类光源专用光色电综合检测仪器、LED专用测试仪器、光谱辐射计、积分球、EMC电磁兼容测试仪器、变频电源等光电测试仪器
公司创建于1993年,中国最大的LED GU10灯泡生产厂家。GU10和MR16 COB 射灯采用硼硅玻璃透镜,避免了普通亚克力透镜高温下容易变形的缺陷
专业生产发光二极管、LED水底灯、射灯、LED显示屏、LED装饰照明灯具、红外发射管、数码管、时间显示板、光敏管、LED显示模块、背光源等
专业生产和销售:空中探照灯、城市之光等户外强光灯;大功率LED户外灯;230W光束灯,330W光束灯,摇头灯,LED摇头灯等舞台灯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