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拜堂内部,里面是弘法大师之母的塑像,墙上挂着佛教画像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安念住持坦率地表示,原来在参拜堂内读经时,需要另外准备用来照射近处的照明器具,“换成LED之后,就不再需要这样的灯具了”。据介绍,参拜堂座落在山脚下,原本外部光线就无法射入室内,即便是白天,没有照明灯的话光线也会很暗。此前虽然装有照明灯,但室内并不算亮。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LED的寿命比白炽灯泡长,因此今后可减少更换灯泡的麻烦,这也是一大优点。据介绍,虽然以前一年内无需为每盏灯笼数次更换光源,但室内外的灯笼加起来共有320盏,某处光源熄灭的情况比较多。因此更换作业比较频繁。安装LED后可减少这种更换作业。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对于慈尊院来说,灯笼的光源熄灭时,必须马上更换。其原因是,每盏灯笼都是信徒捐献给慈尊院的,本意是“通过献光来获得佛祖的智慧”。“光源熄灭就等于失去捐献意义”。安念表示,换成LED之后,光源的寿命延长,捐献灯笼的献光意义增加。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各盏灯笼上都写有捐献者的名字。换成LED后,灯笼的亮度提高,捐献者的名字看得更加清楚。这也是LED带来的效果。据介绍,换成LED之后,申请捐献灯笼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从蜡烛到白炽灯泡再到LED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慈尊院历史悠久。据介绍,弘仁7年(816年)弘法大师在其高野参拝要地创建了一座寺院,将其作为高野山参拜地的入口,这就是慈尊院的雏形。在过去“禁止女人”进入高野山金刚峰寺方圆7里(28km)以内的时代,慈尊院是女人能够参拜的、最接近高野山的寺院。因此,慈尊院被称为“女人高野”。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参拜堂外部的照明灯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拥有悠久历史的慈尊院的灯笼最初使用蜡烛作为光源。在使用蜡烛的时代,地板上到处都是灰尘,“脚底很快就变得乌黑”(安念)。后来将蜡烛换成了白炽灯泡,此次又换成了LED。历史悠久的寺院与堪称最新技术的LED结合在一起。一瞬会让人感觉不够协调。不过,寺院以前就是思想、教育及建筑等最新信息与技术汇集的地方。从这一角度考虑,LED进入寺院也绝不是件奇怪的事情。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编辑:Sophy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照明设计与工程
共2页 1 2 |
新发表论文及文章 |
· 再谈“护眼台灯”
|
最新论文回贴及评论 |
哈哈,给大家分享一个下载统计年鉴的好地方,夏泽网 nianjian.xiaze.com,里面的年鉴非常齐全,现在2019年的最新年鉴还可以免…
中照网网友 在2021-1-11 9:45:39发表
可否提供诸玉华的联系方式?
中照网网友 在2018-6-6 17:54:50发表
shiyong
中照网网友 在2016-12-29 17:53:27发表
伟然科技照明
中照网网友 在2016-6-2 11:44:56发表
这个确实是事实,可是国家一边为了照顾经济发展,一边又没有投入资金对企业进行辅导,确实让企业也茫然。是无奈还是放任,这需…
中照网网友 在2016-5-19 11:36:38发表
|
欢迎各位网友踊跃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