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的情景空间——手绘的魔力_2014年第一届中国照明手绘艺术设计大赛 2014中国照明网线下活动
    如何成为会员 | 在线研讨会 | 博客 | English 
    网上做生意、查找、采购产品,首选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照明网 >> 资料频道 >> 论文 > LED照明 > 正文
    九州光谷城
    论文搜索:
    LED产品的发热和安全绝缘问题分析(第1页)
    来源:(1.番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广东番禺 511402 2.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广东广州 510623) 作者:黄永雄 王英程 梁建斌 浏览:4869人次 发布:2013-08-27
    注:其他网站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载而不注明出处者,一经查实,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常见LED 产品的结构进行分析,介绍了LED 照明产品的散热技术,分析了LED 产品在应用中的发热及安全绝缘问题,提出提高LED 产品安全绝缘的方法。

      引言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随着LED 技术快速发展,LED 照明产品,特别是大功率LED 照明产品正在成为新一代光源,但其照明封装和应用方面的问题随之显现出来,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解决大功率LED 照明发热引起的问题,这不仅与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性能问题相关连,也涉及到散热导致安全绝缘问题。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 LED 工作时的发热及散热技术分析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为了让LED 发更亮的光而需要输入更高的功率,然而目前高功率LED 的光电转换效率(Wall-Plug-Efficiency; WPE) 值仍然有限,一般仅有约15~25% 的输入功率成为光,其余则会转换成热能。由于LED 晶片面积很小(~1mm2 ),因此使高功率LED单位面积的发热量(发热密度)非常高,甚至较一般的 IC 元件更为严重,也使得LED 晶片的接面温度(Junction Temperature)大为提升,容易造成过热问题。过高的晶片接面温度会使LED的发光亮度降低,其中以红光的衰减最为明显。也会造成LED的波长偏移而影响演色性,更会造成LED 可靠度的大幅降低,如图1 所示,因此散热技术已成为目前LED 技术发展的瓶颈。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因此散热设计的挑战较大,必须从晶片层级、封装层级、PCB 层级到系统模组层级,都要非常重视散热设计,并寻求最佳的散热方案。对于LED 照明产品而言,由于系统端的散热限制较大,因此其它层级的散热需求就更明显。对于LED 热传问题,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用热阻网路进行分析。也就是将LED 由晶片热源到环境温度的主要散热路径建构热阻网路,然后分析各热阻值的特性及大小,如此可以推算理想状况时的晶片温度,并针对热阻网路各部分下对策以降低热阻值。目前在晶片到封装层级性能较佳的散热设计,包括: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1 共融合金基板及覆晶形式等设计,使热更容易从晶片传到封装中。而增加晶片尺寸以降低发热密度也是可行的方向。各种电路基板的导热特点,见表1。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2 在封装散热设计技术上,利用高导热金属(Al, Cu……)的散热座。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如表2 所示。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3 高导热陶瓷基板(AlN, SiC⋯.) 等设计则可将晶片的热迅速扩散,有效降低封装热阻值。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4 在PCB 层级的散热设计上,和传统PCB 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由于LED 发热密度太大,传统FR4+ 铜箔层的散热能力有限,因此需要藉由较厚的金属层以降低扩散热阻(SpreadingResistance),此种结构称为MCPCB (Metal Core PCB)。MCPCB 的基本结构包括较厚的金属层、介电层及铜箔层。可将封装的热进一步扩散并迅速传到系统模组的散热元件,以缩小热阻值。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5 为了降低元件热阻值,目前一些设计采用Chip-onboard的设计,直接将LED 晶片设计在MCPCB 上,而减少封装材料及Solder 界面材料的热阻值,因此提升散热效果,目前许多公司的产品也采用此种设计方式(Lamina Inc., Citizen Inc.,OSRAM Inc, Avago Technologies...)。然而,此种设计增加了光学设计的困难及造成制作可靠度问题,设计上较为复杂。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6 散热模组的散热设计,由于自然对流散热能力有限,因此由散热模组散到空气中的热阻一般都占了较重的比例。和电子产品不同的是,一般电子产品系统有通风口,因此PCB 可透过对流及辐射传热到空气,而LED 照明产品许多是密闭的,因此限制了元件的散热能力。由于散热模组带走热的能力和散热设计方式有很大关系,如何既符合传统灯具规格,又提升与空气接触面积、提升对流系数或是增加辐射热传效果是主要设计方向。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7 热管导热。在很多场合需要把LED 所产生的热量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散热器,这在采用集成式的单片大功率LED 中尤其重要,因为它的热量很大(功率可达50W-100W)又很集中(有时只有30mm),这时候可采用热管散热。热管也称为相变导热器,因为在其中的液体从液相变为气相而导热。它的热阻非常小,大约只有0.065℃ /W。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2 常见LED 产品的结构、发热和安全绝缘的关系分析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为方便替换以及节约成本,一般LED 灯具的外形和传统灯具基本相同,如:类似普通白炽灯E27 或E14 的灯头,与传统荧光灯灯管长度和两端灯头尺寸符合国标规定的外形,这样方便直接替代传统光源,减少或免除对原灯具的改动,这也导致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LED 球泡灯或LED 光管的驱动电源都是内置式的,即驱动电源放置在光源里面,驱动电源和LED 工作时都会产生热量,二者的热量会相互重叠影响,从而使驱动电源和LED 更热,进而影响到驱动电源和LED 的性能和寿命。随着功率增加,LED 所产生电热流之中的废热无法有效散出, 导致发光效率严重下降。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对于LED 使用寿命的定义是:当LED 发光效率低于原发光效率之70% 时, 可视为LED 寿命终结。LED 发光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及次数而降低, 而过高的接面温度则会加速LED 发光效率衰减,随着芯片技术的日益成熟,单一的LED 芯片输入功率可达到5W,甚至更高,所以防止LED 工作温度过高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若不能有效的将芯片热量散出,接踵而来的热效应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使得芯片接面温度升高, 进而直接减少芯片射出的光子能量,降低出光效率。温度的升高也会使得芯片加速老化、光衰、色偏移、发射出的光谱产生红移,色温质量下降。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目前,市场上的大功率LED 光源普遍采用“芯片- 铝基板-散热器三层结构模式”,即先将芯片封装在铝基板上形成LED光源模块,然后将光源模块安置在散热器上。且大部分大功率LED 照明光源配件中,绝大部分由金属材料组成,包括铝合金外壳、铝基板等,例如图2 便是一个典型LED 产品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灯体从外壳到内部的铝基板,几乎是全金属结构,大量金属的使用增强了LED 光源模块的散热能力。但如果设计、制作工艺、材质采用、电源质量等稍有不慎,这些金属部件很容易导致安全绝缘性能的下降,导致通不过介电强度的测试。在实际应用中,从设计、制作工艺、材质采用、驱动电源质量等方面都可以改善安全绝缘达到标准要求,如,改变LED 芯片的分布位置,增大爬电距离,增厚铝基板绝缘层厚度,选用质量较好的驱动电源,在铝基板外圈增加绝缘圈,在铝基板和外壳之间的接触面增加绝缘散热涂层等等。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按照GB 24906-2010《普通照明50V 以上自镇流LED 灯安全要求》的要求,国内额定电压为220V 的LED 产品,在进行潮态试验后,需在灯头和易触及部件间进行电压为4000V 耐压测试,由于LED 照明光源为了散热而往往采用了金属外壳,与采用玻璃、塑料、陶瓷等材质外壳的传统灯具相比,更容易导致击穿。在标准IEC 62560:2011 中也有类似要求,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 的LED 产品,需在灯头和易触及部件间进行电压为2920V 的耐压测试。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由此可见,LED 灯具比起普通传统灯散热要求高,为提高散热,采用了大量金属件方便散热,但也会使安全绝缘降低。稍有不慎,极易导致LED 灯的介电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而且在实际检测中往往会发现即使通过了介电强度检测,LED 芯片也经常有暗亮的漏电现象,这说明了LED 灯具比起传统普通灯具在安全绝缘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工艺、制造上,更要处理好LED 的散热和安全绝缘的关系,两者既是矛盾,也是一个统一协调的关系,必须引起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足够重视,才能提高LED 灯的效率,增强LED 灯的安全性,LED灯的推广应用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产品的发热和安全绝缘问题分析[黄永雄 王英程 梁建斌 ]
    2 1 2 下页
     关键词Tags
    LED 绝缘 发热 散热
    注:其他网站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载而不注明出处者,一经查实,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六届中照照明奖
    第十五届照明奖
    第十四届照明奖
    第十三届照明奖
    第十二届照明奖
    最新论文回贴及评论
    哈哈,给大家分享一个下载统计年鉴的好地方,夏泽网 nianjian.xiaze.com,里面的年鉴非常齐全,现在2019年的最新年鉴还可以免…
    中照网网友 在2021-1-11 9:45:39发表 
    可否提供诸玉华的联系方式?
    中照网网友 在2018-6-6 17:54:50发表 
    shiyong
    中照网网友 在2016-12-29 17:53:27发表 
    伟然科技照明
    中照网网友 在2016-6-2 11:44:56发表 
    这个确实是事实,可是国家一边为了照顾经济发展,一边又没有投入资金对企业进行辅导,确实让企业也茫然。是无奈还是放任,这需…
    中照网网友 在2016-5-19 11:36:38发表 
    欢迎各位网友踊跃投稿!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林小姐
    照明人|技术专家|设计师 >>
    版权所有:中国照明网 · 中国照明学会官方网站 · 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