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mm ×2。15mm范围内,而很多功率型LED 的驱动电流达到350 mA,甚至1 A,这将会引起芯片内部热量聚集,结区温度升高,从而明显地降低芯片的出光率。热效应除了会导致芯片自身的发光效率降低之外,伴随着温升,还将导致芯片的发射波长漂移,从而使其和荧光粉的激发波长不匹配,降低了荧光粉的激射效率[6],进一步地降低了白光LED的发光效率,加速了荧光粉老化,严重影响器件的光学性能。
其次,散热问题在LED 器件的封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封装结构、封装材料方面,如何有效解决LED散热问题,尚存在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针对传统LED采用的正装结构具有散热问题而产生的芯片倒装技术,受硅片机械强度与导热性能的限制,制约了其传热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将芯片封装在金属夹芯的PCB 板上的结构及通过封装到散热片上来解决散热的方法,由于夹层中的PCB 板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阻碍了热量的传导。
就封装材料而言,主要有粘结材料、荧光粉、灌封胶、散热基板等,粘结材料和散热基板是LED 散热的关键。粘结材料对保证器件的热导特性十分重要,如选用的导热胶导热特性较差,或选用的导电型银浆在提升亮度的同时发热过多, 且含铅等有毒金属,这些势必影响LED的性能;基板材料可以选用陶瓷, Cu/W 板等合金作为散热材料[7],最近,韩国首尔研究所报道有热阻为一般铝材几分之一的铝合金问世,但这些合金生产成本过高, 不利于大规模和低成本生产。LED 封装结构,封装材料和导热胶涂敷及LED电极的焊接工艺都将影响芯片侧表面和上表面的散热能力,因此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细致的考虑。LED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到芯片底部的热沉, 再以热对流的方式耗散掉,所以热管器件的散热技术在大功率LED照明装置上得到广泛的采用。LED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到芯片底部的热沉, 再以热对流的方式耗散掉,所以采用新型的热管工质配方,使用高效超导传热元件--热管器件,不但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体积小,而且热管二端可自由收缩,热应力小,水蒸气与热源之间能双重阻隔,确保安全不渗漏和烟阻小,易于清灰减少能耗,从而使热管散热技术在大功率LED照明装置上得到广泛的采用。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对于使用多个LED 密集排列的白光照明系统, 由于模块间互相影响, 热量的耗散问题更严重,对它的热量管理,除了芯片层面减少管芯热阻之外,还应采用高热导率的封装材料、设计更合理热沉、优化驱动电源等以降低封装后器件的热阻, 提高器件性能。
中国照明网技术论文·LED照明 1.3驱动电路
一个完整的LED 应用设计方案,其核心由三部分组成:驱动电路设计、二次光学设计和散热设计,其中LED驱动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恒流电源。功率型LED通常采用直流工作, 工作电压仅为3.5伏左右, 但工作电流较大,在驱动电路设计时,既要考虑白光LED 的单管效率,也要考虑电路的整体转换效率、复杂程度和成本。毫无疑问,驱动电路的效率会影响灯具的总效率,但追求高的驱动电路的效率会受到成本的限制。如LED恒流开关电源、有很高的效率,可以实现升压效果,是目前最适宜的LED驱动电路。但它的成本较高,阻碍了LED的推广应用。好的LED驱动电路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特定的电学要求,而且应具有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并且能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操作,现许多企业采用的驱动电路,受成本制约往往还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这样就给LED的有效寿命和可靠性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适宜的LED光源工作电路应是集驱动,保护和控制电路,以及辅助电源,传感器,无源元件为封装成一个独立整体相对完整的通用性元件。
近期LED的最新研制报道,已有直接用220伏交流驱动的LED光源出现,我们期待它的产品化能早日实现。
1.4非成像光学设计
由于LED芯片体积小,结构紧凑,其发光面积相对来说更小,它是一种180度角度出光的朗伯体光源,其光强分布与出光角的余弦成正比,亦即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在被照表面上所形成的照度随出射角的增大而迅速衰减。显然这样的光源特性是很难满足照明用途的实际需求。因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针对LED光源的特性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从而实现对LED芯片所发出的光进行整形和改变,尤其针对光强分布的情况。这样的二次光学设计过程实际上已属于非成像光学设计的范畴。[8]
与关心光源信息传输的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比较,非成像光学系统设计关心的是光源能量的利用和光分布控制。由于非成像光学系统的结构简洁,能量利用率高,因此在LED的照明系统设计中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已形成LED科技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让LED照明系统在被照表面实现所要求的光分布,非成像光学设计能起到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如現已有公司推出新型的LED路灯产品,它只要对每一单颗LED的透明塑料前盖罩完成非成像光学设计,然后只要将这样的单颗LED安装到散热平面上,就能制成满足道路照明要求的LED路灯,而不需要再配置光学设计的反光镜。但尽管如此,设计满足三维给定光分布应用需求的非成像光学封装系统,仍然是当今LED光源进入照明市场更多地取代传统光源的技术瓶颈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国打破国外LED照明技术领域专利封锁的良好切入点。
新发表论文及文章 |
· 再谈“护眼台灯”
|
最新论文回贴及评论 |
哈哈,给大家分享一个下载统计年鉴的好地方,夏泽网 nianjian.xiaze.com,里面的年鉴非常齐全,现在2019年的最新年鉴还可以免…
中照网网友 在2021-1-11 9:45:39发表
可否提供诸玉华的联系方式?
中照网网友 在2018-6-6 17:54:50发表
shiyong
中照网网友 在2016-12-29 17:53:27发表
伟然科技照明
中照网网友 在2016-6-2 11:44:56发表
这个确实是事实,可是国家一边为了照顾经济发展,一边又没有投入资金对企业进行辅导,确实让企业也茫然。是无奈还是放任,这需…
中照网网友 在2016-5-19 11:36:38发表
|
欢迎各位网友踊跃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