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灯生产发展迅猛,每年以30% ~40%的速度增长,目前其规模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已达80%左右。但遗憾的是,我国的节能灯生产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只能算是节能灯生产大国,而不是强国。
目前我国节能灯的年产量大约有40亿只,如果能有1 /3的灯采用这种芯片,那么这种芯片的年需求量约在10~15亿只左右。以这样的产量,将其成本降低到节能灯生产公司及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目前国外Philip s公司、仙童公司、IR 公司已有这类芯片, 如UBA2024、FAN7710、IR2520D等,但价格较贵,基本在国内市场上都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我国作为节能灯生产的大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类芯片,技术上应该没有问题;只要价格合适,再加上产品寿命的提高,推广起来也应该没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笔者建议将这种芯片做成3 档, 按功率划分可以分为5 ~11W、13 ~18W、20~25W,这样就涵盖了所有低功率因数的灯,供生产者根据需要选用。有15亿只或更高的产量做基础,价格降下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2.2 以这种芯片为依托,生产我国自己的品牌产品。
这样,产品质量和数量都可以大幅提高,使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合二为一,彻底扭转国内公司为国外公司贴牌生产的不利局面。
2.3 国家应加大节能灯能效标准的推行力度,出台一些有效政策,把一些不节能的、寿命短的垃圾产品尽快赶出节能灯市场,让人们都能买到令人放心的节能灯产品。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政策,采用组合、并购的办法,尽快让节能灯的生产达到规模化、集约化,让一些有能力的公司做强做大,并像其他的家电产品一样,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供消费者选用。这个问题政策性很强,但我认为只要有关部门去抓,总会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4 在现有的大学、专科、高等职业学校和技校中设置有关照明产业的专业,培养各个梯次的照明产业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培养出让节能灯生产厂家感到合用的人才。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南京无线电学校(现改制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事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这是一所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又十分重视实践的学校,她的毕业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认为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设置的照明专业中,应该强化电子线路(包括模拟和数字电路)课程的内容,为熟悉电子镇流器线路和IC电路奠定一定的基础;设置有关气体放电灯及节能灯基础知识的课程,使学生对灯管的性能和特性有所了解;此外还要设置关于元器件的使用、计算机画图(使用PROTEL软件)及编写文件的知识的课程。学校还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熟悉镇流器的各种电路,学会示波器特别是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技能,使他们日后的调试工作不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而是在定量的基础上,为他们在工厂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由于仪器、设备的价格现在已经很便宜,设置这样的专业、增加实践性环节,所需费用应该不会太大。这样培育出的毕业生,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节能灯生产人才匮乏的现状。
3、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发展我国节能灯产业的一点看法,可能还很不成熟,这里先抛砖引玉,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中国照明网论文频道现向广大业内朋友征集稿件。稿件内容要求具有技术性、可读性。欢迎研究机构、院校、企业进行投稿。
投稿信箱:edit@lightingchina.com.cn
联系电话:0086-020-85530605-5029
(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邮编和地址及电话、E-mail;以便通知审核结果,如发稿七日内无通知请来电查询。)
广东中照网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039 粤ICP备06007496号
传真:020-85548112 E-mail:Service@lightingchina.com.cn 中国照明网